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活性炭吸附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傅金祥等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应急处理水源水苯酚污染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在苯酚的平衡质量浓度为0.002mg/L时,粉末活性炭对其吸附容量为1.46mg/g,粉末活性炭吸附20min即达到吸附容量的90%以上。
蒋晓风等以乐果、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和甲醛为目标有机物,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目标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粉末活性炭对前三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对于甲醛类极性小分子即使增加粉末活性炭的投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去除效果。粉末活性炭对硝基氯苯和2,4二硝基氯苯的吸附符合假二级反应动力学,在5-25℃的范围内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强。陈蓓蓓等利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阿特拉津突发污染的处理措施,结果发现投加粉末活性炭可有效去除阿特拉津,当粉末活性炭投量为50mg/L时,可使初始浓度为0.2mg/L的阿特拉津降到0.002mg/L的标准以下;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比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的效果略有改善但不显著,预氯化会降低粉末活性炭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
2005年的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中,粉末活性炭为保障供水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志伟等针对受硝基苯污染的松花江水,研究了5种不同的粉末活性炭去除硝基苯的性能,发现比表面积最大、碘值和亚甲基蓝值最大、同时水分和灰分含量较低的炭种对硝基苯的去除效果最好;张振宇等进行了粉末活性炭去除硝基苯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当硝基苯超标50倍以上时,投加80mg/L粉末活性炭,吸附时间不低于2h,可将出水硝基苯含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